電力企業班組長管理培訓
課程背景:
班組長,俗稱“兵頭將尾”。如何帶好一個班組?如何將自己的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班組建設?如何使班組員工更加高效地執行班組的工作計劃?班組長建設成為“當務之急”。
企業的生產、檢修、維護工作具有24小時連續性。如何將班組運營模式與電力企業的生產模式進行有效結合,使各企業必須面對和不斷探討的話題。
本課程試圖探討二者之間的聯系,確定最佳的組合方式,確保班組在電力企業中高效運作。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,班組明確人員工作職責、人員評價方法和考核要求,鍛煉專業隊伍;基層單位明確電力企業生產特殊性,為班組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和強有力的支撐作用。促進電力企業高效發展。
課程時間:2天,6小時/天
課程對象:企業基層單位運行班組長、檢修班組長、點檢員、高級主管等
課程收益:
● 通過課程學習,班組長明確自身工作職責,強調班組長在班組中的指揮、領導和凝聚作用
● 學員掌握“金字塔”型或“平行”“合伙人”型管控模式和方法
● 善于運用系統平臺管理手段和其它輔助方法,對系統管理、班組長日志管理、缺陷管理等平臺的整合運用
●通過課程學習,牢固學員樹立對本班組“PDCA”的管理思路和項目管理工作模式
● 班組長通過探討所在企業生產模式和特點,有效把控工作連續與間斷,日常工作和值班消缺,設備創新與運行可靠性,短期工作與持續工作之間的關系,并依照本班組實際業務開展情況,權衡利弊,確定適合本班組業務發展的最優方案
課程特色:
● 講師講解,立足現場實際,深入淺出的講解演繹讓學員充分理解
● 形式多樣,培訓采取課堂集中培訓的形式進行通過課堂講述、視頻播放、圖片展示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使學員充分牢固掌握課堂所學知識
● 實戰演練,面對面進行問題提出及解答,確保人員明確重點和難點
● 案例演示,通過經典設備管理案例(機組大小修、供熱系統改造、直流蓄電池缺陷管理等),明確重點內容是否掌握
課程方式:視頻播放、圖片展示、案例分析、小組討論
課程大綱
第一講:班組長的“職責定位”
一、班組長的“自我評估”
問題提出:我的工作類型是什么?——做“工作型男”
1. 技術型班組長
參照對象——項目經理
案例:某班組技術型班長,向項目管理方向發展
2. 管理型班組長
參照對象——專業技術工程師
案例:某班組管理型班長,向技術縱深方向發展
二、班組長工作方法“三大抓手”
1. 日常巡檢巡視
1)對作業人員巡視——掌握人員動態
2)對所轄設備巡視——掌握設備情況
3)對每日工作巡視——掌握生產進度
案例:某班組長關注巡檢工作
2. 工作作業面關注
1)單一作業面——重拳把控
2)多級作業面——分級管理
3)風險作業面——持續高壓
案例:某班組長關注檢修作業面
3. 緊急搶修管理
1)搶修人員——專業對應
2)施工器具——合格安全
3)備品備件——齊備同型
4)后勤保障——持續有效
案例:某搶修隊伍經理的團隊凝聚力和個人主觀能動性
第二講:班組長日常管理“四項必修課”
一、建章立制——經驗沉淀
1. 制度編制、會審、修改和發布
2. 制度執行偏差糾正
1)偏差產生原因分析
2)糾偏方案編制確認
3)糾偏方案執行實施
4)糾偏驗證持續改進
二、日常管理——苦練內功
1.定期(每周)安全、技術學習,工作盤點
1)安全學習——確認“紅線”
2)技術學習——強化方法
3)工作盤點——承前啟后
案例:某班組每天進行班前班后會議
案例:某班組每周四下午進行業務學習
2.班組長日志管理和記錄管理
案例:體系審核對于班組安全支出情況的偏差分析
三、重點督辦——重在執行
1. 問題消除在“萌芽”
1)風險防范控制
2)隱患排查治理
3)本質安全狀態
2. 事故案例不“重演”
案例:制度對于“重復發生事故”加重考核力度
3. 班組人身安全“四大要務”
1)“無知性”違章
2)“習慣性”違章
3)外部環境影響
4)交叉作業管控
4. 問題閉環整改節點管控“五個方向”
1)問題清單管理
2)系統平臺應用
3)定期報送進度
4)逾期偏差說明
5)后續工作開展
案例:某班組長期關注“問題庫”的整改工作
四、團隊合作——贏在合力
1. 班組管理的資本——全體人員
2. 班組管理的形式——不同團隊
3. 班組管理的精髓——配合協作
案例:某班組對班組人員全員培訓
案例:鍋爐車間和繼電保護車間的區別
第三講:班組成員管理“五個特色”
一、班組模式“現狀評估”
1. 班組層級和人員配置
1)單級人員——垂直管理
2)多級人員——抓大放小
3)合伙人員——凸顯特色
2. 外委檢修隊伍
3. 廠家技術支持人員
1)長期合作廠家人員——“突擊性”引導
2)首次合作廠家人員——“持續性”引導
案例:某班組長對班組現狀的“評估之路”
二、班組成員基本情況了解
1. 人員自身條件——性格理解
1)知識層次
2)興趣愛好
3)地域籍貫
2. 人員的從業素質——從業喜好
案例:某班組長建立“班組人員專業技術檔案”
三、班組成員優點和不足——人員辨識
1. 理論派——遇疑難雜癥,從書本上獲指導方案
2. 實戰派——專注現場工作,獲得現場經驗
3. 驗證派——善于分析歸納總結
4. 嚴謹派——運籌帷幄,決勝千里
四、不同類型班組人員配合的“四大原則”
1.“同一型”——密切合作
2.“互補型”——取長補短
3.“萬能型”——能力全面
4.“救火型”——應急響應
小組討論:如何進行不同類型的檢修維護人員配對
五、班組成員的其它情況——密切關注
1. 家庭情況“摸排”
2. 后續發展計劃“展望”
3. 交友情況
案例:某班組長設立人員“AB角”制度
案例:某工業園班組根據人員其它情況分配工作任務
第四講:優秀班組管理的“四大亮點”
一、日常工作“持續性”
1. 日常巡檢“交叉排課”
2. “對癥下藥”式故障診斷
1)明確故障信息
2)全員綜合會審
3)敲定解決方案
4)后期實施驗證
案例:對一起設備故障原因的判別
3. 缺陷消除的連續性
案例:日常巡檢后發現設備問題
案例:兩臺設備故障跳閘
二、專項工作“高效性”
1. 標準項目檢修的“四項把控”
1)檢修項目內容梳理——合并重組
2)檢修作業文件學習——提前預習
3)檢修工作執行落實——突出效力
4)檢修效果驗證整改——注重糾偏
案例:某電廠設備跳閘事故
2. 工程圖紙會審質量的“三個注意”
1)工程圖紙初審——全面性
2)工程圖紙會審——詳盡性
3)工程圖紙變更——及時性
案例:設備改造圖紙會審
3. 非標準化項目改造的“八大重點”
1)方案編制——全面詳實
2)簽批審核——曉以“利害”
3)招投標管理——注重配合
4)監造驗證——求同“存異”
5)施工改造——按部就班
6)調試試驗——嚴格簽證
7)投運驗證——數據說話
8)歸納總結——宣傳推廣
案例:將“非標”思路貫穿于技術規范書編制和招投標管理過程中
4. 設備問題征集的“三個方面”
1)設備使用部門——使用盲區
2)設備維護部門——維護痛點
3)設備生產廠家——升級換代
5. 投運后效果驗證的“三個目標”
1)改造目的驗證——是否達到
2)改造資金驗證——是否超算
3)改造經驗驗證——是否推廣
案例:動態調試經驗教訓總結
6. 知識沉淀和傳承的“四種形式”
1)工程總結——全面詳實
2)科技論文——提綱攜領
3)交流發言——注意受眾
4)培訓課件——重點突出
三、團隊協作“凝聚性”
1.工程施工人員溝通協調
1)班組人員“凝心”
2)外委隊伍“凝神”
3)廠家人員“凝利”
案例:因人員違章給檢修工作帶來的后果
2.職能部門人員溝通協調
1)物資采購人員“凝力”
案例:溝通不暢對工程工期造成的延誤
2)安全監督人員“凝險”
案例:溝通不暢,造成的二次通報和考核
3)運行管理人員“凝益”
案例:未有效溝通,檢修項目丟項甩項
四、班組建設“專業性”
1.“橫向”生產管理
1)管理理念——思路更新
2)管理方法——有效套用
3)管理工具——經驗內化
2.“縱向”技術管理
1)規章制度管理——對照執行
2)圖紙資料管理——變更及時
3)事故案例管理——深入剖析
3. 專題專項管理
第五講:課程收尾
1. 回顧課程
2. 答疑解惑
3. 合影道別